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2015-07-24 08:59:28 所属栏目:名家访谈    作者:苏醒    编辑:刘坤   来源:潍坊日报网

 1李玉刚.jpg

 

李玉刚,进修于国家画院高研班,中国书画研究院花鸟画院专业画家,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艺术系兼职教授,青州书画院副院长,远东画院副院长。本人入编十几部大型画册及名人辞典,作品曾被北京申奥委,毛泽东纪念堂,孙中山纪念馆,日本上野美术馆,新加坡,香港等多家机构展出并收藏。

 

       素知李玉刚老师以写意花鸟画闻名遐迩,尤擅画葡萄并石榴,据传其葡萄可有两美,其一为藤,其二为果。2014农历甲午岁末,受朋友之约共同拜见李老师,得见其花鸟画佳作,顿觉眼前绿意生凉,生机盎然,及至细品其作,又感叹李老师作画严谨认真,物象观察丰富,技法灵活多变。譬如一幅葡萄作品,写藤时,取于“梅痴”于希宁的运笔,落笔如疾风来临,收拾又小心仔细,随着藤枝回旋错结,中锋与侧锋,枯笔于柔笔的灵活多变,笔笔到位且气势酣畅,其藤盘根错节,虬劲有力,尽现沧桑劲健之感;画枝叶,则以墨取韵,有徐青藤之气势,通过水墨的干湿变化体现其茂盛水润之感;画果实,显然又集粹了西洋画的技法,重视光感、造型与色彩的丰富变化,给人一种摇摇欲坠,晶莹剔透的美感。

    一般来讲,李老师作花鸟画,用中国传统的水墨语言来体现,重神韵而非形似,以神写物,以物托情,这是历代画家所追求的艺术最高境界,也是李玉刚学习探讨的目的。但果实则多融合油画技法,画得具象生动,这一做法想必也是在寻求艺术创作与市场经营之间的平衡。

    观李老师近作,则会发现他的风格正在进行着一次转变。今年5月份,他与友人共赴西双版纳写生,连绵起伏的热带雨林聚集了众多的奇花异草,古树参天,柯枝交臂,蓊蓊郁郁,一株不知名的植株从断崖上倾泻而下,白色的花朵密密匝匝,像在奔赴春天的约会,层层叠叠,浩浩荡荡,此情此景让李老师心潮澎湃,他想探索另一种手法体现这份人间的大美。西双版纳归来后,李老师创作了《花卉》《秋韵柔腾紫郁香》等一系列作品,《花卉》中,李老师将山、树、花组和在一起,用传统的水墨语言勾勒出背景,藤条仍用大写意体现其皴枯感,而整株花卉则用“双勾”技法,其风格素雅恬淡,清新唯美,与原有风格相去颇远;而《秋韵柔腾紫郁香》似乎更能代表李老师当前探索到的自己的花鸟画语言,整幅画作中有葡萄、秋菊、篱笆、矮墙、以及背景墙等多个物象,但整体看上去丝毫未见杂乱之感,给观者欣赏到的是秋之韵味——似是中秋之季,农家的院落外,矮墙上篱笆稀稀疏疏,有葡萄藤缠绕其上,绛紫的葡萄应近成熟,颗颗璀璨,雏菊正灿烂开放,这田园风光令观者有闲适之气,逸气之趣,家园之暖。李老师在画作中有意采取了兼工带写的表现方式,矮墙注重用线表现,通过线条的变化突出其结实苍劲之感,而后面的背景墙则用了大墨块,观者亦可理解成山或者石头,画作层次分明,虚实关系处理得当,其粗狂、豪放、苍劲的感觉与小写意表现的葡萄及雏菊的安静恬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特殊的张力,形成了很大的艺术反差,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也能够代表李老师所探索出的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

    说到底,艺术如何个性化,是艺术家自我意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觉醒,是其思想与人生的综合反映。李老师继承中国画传统技法,注重内在的功力和人文色彩的凝重。画面的虚与实,干与湿,枯与柔,线条的时隐时现,大小写意的结合使用,都令他新近创作的画作呈现出一种厚重感。古人云“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愿李老师探索到的水墨语言能够让他创作出更多“生机盎然”的作品。得知他要将新创作的作品集结成册,又嘱我为此写篇文章以记之,不胜荣幸。此集汇粹了李老师一年多来精心创作的三十余幅作品,也期待观者能够看到他的艺术探索和创新。以作此文记之。是为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