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素如菊,丁宁原的艺海之旅

2015-07-08 15:06:41 所属栏目:名家访谈    作者:苏醒    编辑:刘坤   来源:潍坊日报网

 

 1、丁宁原近照.jpg

       1939年生于山东省青州市。1962年毕业于山东艺专美术系国画专业。1976年参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的恢复创建工作,任美术系主任、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美术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老教授协会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山东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早年以人物画创作为主,后专攻山水画。作品生活气息浓郁,个人风格鲜明。《黄河组画》入选1960年第二届全国美展,《出工》、《假日》入选1964年第三届全国美展,《心血相连》入选1977年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渔岛春汛》、《鲁班的子孙》(连环画)入选1984年六届全国美展,《一夜春雨》入选1994年八届全国美展。应邀赴俄罗斯讲授中国画历时两载。曾先后在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画展。2014年获山东泰山文艺突出贡献奖。

 

像粮食、空气与水,所有源含着大爱的事与物,都是真实且朴素的。若真水无香,真爱无声。——作者题记。

201410月,他获得泰山文艺奖“突出贡献奖”的消息传出后,美术界用了四个字来评价——众望所归。作为一名书画界的记者,我决定以此事为契机去采访他。山东青州九龙峪风景区。时逢晚秋,群山连绵,苍松叠翠,满山遍野的柿树盘枝错结,姿态各异,果实如火,燃烧枝头,是一幅绚烂富丽的清秋山林图。他拿着相机忘情地穿梭于山林之中,试图将柿树之美留在相机里,然后作为画画的素材。当地的山民为了利用土地,间或种植上玉米,那被收获后的玉米秸便时常牵绊住他的脚步,他的步履明显有些踉跄。家人担心他的安全,试图上前搀扶他,但都被他拒绝了,他仍然忘情地寻找着姿态奇特的树干,将其一一收入镜内。我跟在他后面,气喘吁吁,最后终于放弃“跟踪”他,站在路边,等他归来。一个小时后,他拿着相机归来,一副心满意足的神情。我禁不住赞叹他的好体力——别忘记,早晨,他刚刚一个人开车从济南来至青州,明天一早,他还要独自一人再驾车返至省城——他已经是75岁的人了啊,75岁,在记忆里该是拄着拐杖晒太阳的老人了吧,而面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者,他却像海明威笔下的硬汉一样,喜欢自己动手,自己闯荡,去发现美,创造美,改变生活。

    他拿着镜头对准一棵棵树拍摄生活之美的时候,我站在后面拿着相机拍摄他,新一篇《断章》由此诞生了。在他的《断章》里,他用自己的画作继续呈现着心目中的风景,而在我的《断章》里,不但发现了先生在古稀之年获得泰山文艺奖“突出贡献奖”的秘密,也看到了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式的人生。心静如水,闲淡如云,先生有着这样的境界,他在这样的心境下,若春蚕吐丝,一点一点,将自己心中的芳华献给他爱的人民和土地。

    他就是丁宁原,静水流深,在这片宁静的草原之上,有着旖旎醉人的风光。

 

长海寻梦

    从胶东渔岛归来的那晚,先生失眠了。

    确切地说,他是带着憧憬和回忆再次走进石岛的,他怀念那里的一切。明媚细软的海滩若母亲的眼眸,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海藻腥味,阳光炙热,令人身体发烫,却又有腥咸的海风从四面八方吹过来令人瞬间清爽,那些充满着生活味道的海草房,日复一日地倾听着潮涨潮落,而沙滩上忙着收网的渔民,他们有着彪悍的体形,内心却质朴真诚,面对碧海,背负青山,那个时候,他与同学们几乎走遍了渔村的大街小巷,渔港沙滩,沐浴着海岛的晨辉和夕照,他忘情地画着一张张速写,用自己的画笔倾诉着渔岛的安静祥和,恬静纯美……

    他知道自己与渔岛产生了一种血脉相连的情感,甚至当他后来离开渔岛后,他又以种种理由先后返回渔岛进行写生十余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他与渔岛形成了一种内外的呼应关系,一方面,他愿意用自己的画笔呈现出渔岛之美,那段时间他忘情地画了大量速写;另一方面,渔岛之美又令他开始思考和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何须寻访名山大川,在渔岛,他时时能够感受到生活之美,艺术之美,他在此第一次萌生了创作以渔岛为题材的山水画作的想法。1984年3月,当他再次从渔岛写生归来后,他与另两位画家合作了《渔岛春汛》组画,并入选了第六届全国美展。之后《蒙山人家》《天涯渔村》《蒙山秋晴》《成山渔家》等一系列山水画创作完成,并选送到墨西哥、韩国等国家进行展览。

    可以说,他的海岛之梦不但笼罩着海岛渔村的气息和味道,还有年轻时对艺术探索的回忆,那是他的艺术之梦起航的地方啊。而今,当时间之轮驶到2008年,他随老艺术家采访团再次抵达海岛时,却发现那个记忆中美丽的王国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般的都市风情。他怅然所失,心情难以平静,便一个人翻身起床,开始寻找他在那里生活的印记,一张张速写稿仍然安静地躺在书柜里,他一一查看,于是,一幕幕情景在他脑海中浮现,多年积存的感情倾注而下——当年在海岛,面对大自然的大美,他曾经若婴孩般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大自然馈赠的营养,让他获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那时虽值中年,条件也艰苦,但他似乎忘记了生活中的一切,脑海里想的都是怎样用艺术的形式展现生活之美,那是怎样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如果不完成这组速写作品,他觉得一生都不能了却这段情缘,一个“寻梦”的计划由此诞生。

于是,便有了我手中的这本画集。

    这一系列的“海岛渔村”画作系列便称之为“长海寻梦”,画作无一例外地呈现出渔岛的宁静、平实、和谐之美。在《石岛渔家》里,似是一场雨过后的某日清晨,远处层山叠峦,尚有雾带环绕山间,近处碧海无澜,岩石裸露,以海水浸泡的时间长短不一样,岩石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有的为白色,有的则为灰黑色,而石屋的屋顶却用了浓烈的黑——因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渔民考虑冬天保暖避寒,夏天避雨防晒,便根据长期的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独特的建筑经验,以厚石砌墙,用海草晒干后作为材料苫盖屋顶,建造出海草房。近处,则有三三两两的渔民在木船上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整幅画作让人感觉到了渔岛的静谧与安详,无论是线条还是皴擦,先生运用的仍是传统水墨的技法,但特别的是,此渔家图不但有着传统水墨的意韵,又有着独特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远、中、近三景都真实清晰,远处的海水为墨黑,近处的海水却用了浅灰,显然,先生巧妙的在传统的水墨中穿插进西画的透视和黑白灰的对比关系,在纸与墨的两维空间里,传达出了三维空间的质感与意韵……

    这渔村之美是平实的,有着世外桃源般的安然,也有着乡村俚俗的朴素,是生活日常的向往。

“长海寻梦”系列作品在美术界受到广泛好评。一是先生在水墨画中多处引入了个人创新的元素,二是画作本身的和谐田园之美征服了他们的眼睛和心灵。30年之后,物非,人亦非,为圆自己的这组“长海”之梦,已是七十岁年龄的先生再次忘我地投入于创作之中,他是个淡然的人,工作生活中率直、坦荡,不被名利所累,所以他没有觉得作品创作的过程有多累多苦,而其实是在“享受艺术”,借艺术的心情品评人生的况味,用艺术来修饰自己、滋养自己;用艺术记录生命中的感动,记载生活中的美好。

    终于,七十岁高龄的他在六年时间内创作出了“长海寻梦”系列作品,胶州半岛的渔岛也因为先生的“长海寻梦”系列必定在历史和画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叔本华说:“一个悲观的人,会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看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当我在时下这个浮躁喧哗的时代里抱怨人心不古的时候,先生生活的那个年代以及他的生活态度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整风反右,大跃进,农业学大寨,文化大革命,每一次在时代的变革与运动中,温和淡然、热爱艺术的先生在运动中尽可能选择“绕道而行”,他关注的不是社会时局变化为其生活带来的环境变化,而是如何在当下的环境里,为艺术,为生活开拓出一条道路,因而,在他的话语里,你听不到抱怨,在他的字典里,看到的永远是乐观。

    顺势而为,为艺术而“为”,为生活之美而“为”,这就是先生的生活态度和艺术态度。

1957年,当先生怀揣画家梦进入山东师范学院艺术系踌躇满志时,学校中开始批判“白专道路”,排斥课堂教学。学生们因此不敢在教室学习,如此形势下,先生只好偷偷夹着速写本走出了教室,开始了自己的户外写生和速写生涯,工厂、街道、公园、车站、码头、商店,他几乎跑遍了济南所有的地方。当校内政治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先生却在每个角落里发现着这个城市的美好,并用艺术的形式记录下来。迫于形势不得不走出教室的他,不但因为速写作品水平高成为了《大众日报》和《济南日报》的美术通讯员,也让他养成了深入生活画速写的好习惯,使他受益终生,为其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后期,先生人应人民美术出版社之约参加一部反映渔民革命斗争的连环画创作任务,到胶东沿海体验生活。彼时生活艰苦,渔岛偏僻,交通闭塞,先生沉迷于渔岛之美,这些覆盖着层层海藻的海草房,它们鳞次栉比,院落内收拾得干干净净,即使一条石砌小路,也被主人收拾得干净清爽,充满着浓浓的生活趣味。他一个人留在岛上,吃着干馍,喝着生水,开始画下一张张速写,表达着他对渔岛生活的热爱……

他常常一个人带了咸菜烧饼外出写生,翻山越岭,长途跋涉,龙须岛、俚岛、南北长山岛,孔林、尼山、泰山、嘉陵江、长江三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次他一个人到泰山写生,翻过山头来到后石坞后,发觉偌大山中却渺无人烟,唯有岩石耸立,松林成海,荫翳敝日,秋风吹过,波涛汹涌,气氛森然,他孑然一人,有些害怕,但因为有信念支撑,他同样又感受到了静寂之美,看到了日落之壮丽……他停不下探索的脚步,一路探索,一边用画笔表现自然之美……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句话是对先生人格的写照。无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怎样变化,他始终淡然处之,从来没有抱怨,温润如玉,用自己德与行温暖别人,照亮艺术。从不希冀生活的完美,却不断地追求着完美,无论在怎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他俯下身子,发现生活之美、艺术之美,时时刻刻将自己心中的美挖掘呈现出来,因为他坚信,时间之河会把一切都带走,带不走的,唯有真正的艺术之美。

    三十多年来,先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也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其中:

    《黄河工地速写》入选1960年二届全国美展;

    工笔人物画《假日》、《出工》入选1964年全国美展并刊载于《人民中国》、《光明日报》;

    1966年作品《重见光明》在北京展出后刊载于《人民日报》、《美术》杂志;

    1977年《心血相连》入选纪念建军50周年全国美展;

    1984年《渔岛春风》《鲁班的子孙》(连环画)入选六届全国美展;

    1987年《丁宁原速写作品》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96年出版《丁宁原俄罗斯写生集》;

    1999年《一夜春雨》(合作)入选八届全国美展;

    2001年承担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编写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材《中国画(山水)教材》;

    2004年,山水画《成山渔家》《俄罗斯写生》入选“新经典”。重提学院派-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名师展”及作品选集

    2008年6月,随“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中韩艺术交流访问团”赴韩国仁川参加“仁川。山东代表作家国际美术交流展”开幕式及研计会,被授予中韩文化交流贡献奖在感谢状。

    2011年创作《石岛渔家》《龙须渔归》入选“齐鲁颂山东中国山水画作品晋京展”。

    同时,社会对先生的人品画品给予了高度认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革结束后,中国美协恢复工作后,他被吸收为第一批全国会员,并赋予了他一系列社会职务,其中包括: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美术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老教授协会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山东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并担任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2011年10月,“长海寻梦—丁宁原山水画作品展”在山东青州宋城举行,彼时,先生已经72岁,选择在家乡举行“长海寻梦”这一展览,他其实有着自己的多重考虑,这次“寻梦展”,既圆了他再现昔日海岛生活情景之梦,也把自己多年努力的结果向家乡人民做了一个汇报,最重要的,其实是他圆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之梦。四十几年,任风雨飘扬,社会动荡,他俯身若牛,一路耕耘,一路收获,他觉得无悔于自己的生命……

 

他山觅石

 

    在泰山文艺奖颁奖现场,省政府领导将“山东泰山文艺突出贡献奖”的奖牌授予给先生,以嘉奖他三十几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刻苦创作和淡泊低调执着艺术的精神。现场观众知道他的人品画品,再次看到这位清瘦俊逸的学者型画家,无不对他充满敬佩之心,皆称此奖颁予先生,实至名归。

    这是个喧嚣浮躁的时代,美术界能耐得住寂寞和清苦,伏下身子搞学问、做研究的并不太多,但先生这一姿态持续了将近四十年,他在艺术面前永远怀着一颗敬畏虔诚之心,在艺术和大自然面前,他永远都觉得自己的渺小卑微,始终保持着一颗谦卑进取的心。

    我翻着先生这本画册,发现先生画册中有近百幅作品,按照作品素材的不同分为了“长海寻梦”“旅途足迹”和“他山觅石”三大部分,但是三部分给人的感觉却不尽相同。

欣赏完第一部分中充满着静谧和谐的渔岛石屋,在第二部分《旅途足迹》里,无论是《趵突春雨》《闽江消夏》还是《明湖新姿》又是一幅湖光山色,杨柳依依,清新明丽的山水之作,而在此篇的部分写生作品里,如《天街晨曦》《秋风飒飒》却又是另一番情象,天街上空云雾缭绕,先生用墨之浓淡表现阴云匝匝,淋漓酣畅;《秋风飒飒》俨然就是一幅山乡人家的秋景图,天高云淡,秋风袭来,落叶纷披,金黄色的树木向一边倾倒罩在蜗居的山里房屋上方,风中萧瑟的树木与山里人家房屋的结实紧密形成对比,令人联想到外部自然环境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对比关系。所谓笔墨,笔为勾,墨为色,先生做秋树,以勾为主,树皮又作皴擦,树叶则不作精细刻画,用破墨法,将其心中彼时感受到的秋景宣泄出来。

    当今艺术已经远远超越了传统美学所能轻易覆盖的范围,对绘画的评价标准变得更加多元甚至扑朔迷离。然而无论审美标准怎样变化,艺术作品中要体现的“诗意”还是不可或缺的,这个诗意可能就是本雅明所说的“灵韵”,也就是作为艺术的能够击中人心的东西。一个画家,也许画面会处理的很完善,技巧很出色,但能击中人心的那个点并不易得,因为先生有淡泊的心志和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他能够感知到那个打动人心的“触点”。

    纵观先生的画作,风格不同,技法不同,每一幅画都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不同的美感,不同的享受。他不受某些技法程式的约束,而是将自己彼时彼刻所感受到的美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各种艺术方法表达出来。他的第三部分《他山觅石》中的画作更能体现他的这种思想和艺术创作原则。

    那是一幅幅带有先生独有温度和精神的画作,不能模仿,无法复制。

    天空尚是浅灰色,暗淡肃穆,远方,从沉灰的天空中撕裂出几道朝霞,恰氤氲在教堂的尖顶处,在宏大肃穆的氛围中有了鲜活的质感和跳跃感,更远处,俄式教堂鳞次栉比,一个个圆形尖顶搭着天空灰色朦胧的基调,冷寂神秘;近处,尼古拉二世铜像赫然屹立,他骑马奔跃,目视远方,马低首,但一只蹄却正腾空而起,墨色浓重,那姿势如铜浇铁铸般与灰白的天穹相契合,一种厚重的历史沧桑感和庄严肃穆的宗教神圣感油然而生。先生借鉴了西画中对于透视的处理关系以及造型的方法,但整个画面又完全是中国水墨的元素,以线为主的勾勒特色,点、线、面结合,用墨色的浓与淡渲染烘托气,使画面产生了具有节奏和韵律、奇趣横生的用笔,营造了一种具有中国水墨元素的异域风景图。

    这种异域风情正是先生俄罗斯情结的呈现,他对于生活的过往总带有一种温情的留恋,正如他重返胶州渔岛看到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而留恋最初的渔岛原貌一样,俄罗斯系列作品也是他年青时俄罗斯情结的呈现。先生年轻时读的是俄罗斯和苏联的小说,看的是苏联电影,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白夜》、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以及高尔基和契珂夫的作品已经架构起了他脑海中的“俄罗斯”,所以当他到达俄罗斯,眼睛里所看到的一切让他既熟悉又陌生。

    十月的莫斯科,路旁是高大粗壮的树木和密集的灌木丛林,繁茂的枝叶在空中交汇,仿佛一片天然的屏障。伊萨克教堂金色圆顶映着碧蓝的天空,十二月党人广场上的主角是彼得一世的青铜雕像。正是这个高大雄伟的彼得一世的青铜雕像,震撼了诗人普希金,写下了他最出名的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讴歌了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沙皇彼得一世留下了一个强大而生机勃勃的帝国雏形。先生静静地欣赏莫斯科深秋的安详与辉煌。这是一个具有深刻文化积淀和磅礴大气的国度,这个异域国度的一切令先生产生多少探究的渴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画笔表现出蕴含在视觉形象中的深沉和独特风貌来。

    于是,先生开始在中国传统水墨基础上,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自留地”,只要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呈现出那种客观世界在内心里的基调,他的创作“不择手段”,他重视的是把彼时彼刻客观世界在他心目中的美感呈现出来,为了呈现这一美感,他在中国水墨画的传统基础之上,根据画面的需要,吸收其他画种的长处,如将西画的色彩,版画中大的黑白灰对比关系,素描的空间处理等来表现此刻自己心中的“俄罗斯味道”。金黄色的白桦树,神秘寂静的教堂,明亮掺杂着黄与蓝的天空,这种澈净安然是俄罗斯的味道;圣彼得堡的黎明中那份神秘与厚重,沧桑与宏大,这是俄罗斯的味道;白桦树挂着厚实的积雪,孩子们穿着皮衣欢快的在雪地里玩耍,这种有着油画般质感和中国画韵味的欢快,是俄罗斯的味道……

    1997年,先生在俄罗斯举办个人画展,当地报纸评论“中国画家丁宁原用一些神奇的方法把俄罗斯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这些“神奇的方法”背后,是先生近四十年来的殚思竭虑和孜孜不倦,他热爱生活,边走边画,边画边探索创作方法。当外部环境风云动荡,艰苦困顿时,先生却一次次发现生活之美,继而创作了一系列不朽的画作;当艺术品备受青睐时,先生却有意回避市场的喧嚣浮躁,潜心钻研于绘画理论和绘画创作,不但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还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创作人才,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青州市委书记孙忠礼说:“丁宁原老师是我们青州人的骄傲和自豪。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真正做学问的人。他的艺术作品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流芳千古。”

    目前,丁宁原艺术馆的筹建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谈到艺术馆时,先生说:“我已是古稀之人,物质多少没什么意义,所以自己不太关注市场,但现在的目标是能够筹建起艺术馆,叶落归根,能为家乡的美术事业做出些贡献,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朴素的话一如他朴素的本色。原来,一个人真的热爱一种事与物,必是朴素无华、绵延长久的,在时间里越是发酵,越是醇香。就像先生,热爱生活,七十多岁的人仍然喜欢自己体验生活的种种;热爱艺术,再苦再累的环境里也能窥见犄角旮旯里的美;热爱家乡,从来不为物质所累,只是为艺术馆的成功兴建劳心费力……一身布衣,清素如菊,这便是先生的艺术品格。曾经担心市井喧嚣,世事浮华,世人不识清菊品格,但当先生捧得“泰山文艺突出贡献奖”的奖杯后,心下释怀——真水无香,真爱无声,像粮食、空气与水,所有源含着大爱的事与物,都是真实且朴素的,虽然无声,时间恒远,世人终会明白。尽管我知道,先生其实并不在意这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