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市场鉴藏

万紫千红总是春:观海派书法进京展

所属栏目:市场鉴藏      作者:李欣     编辑:刘坤     时间:2015-10-09 15:16:01     来源:人民网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行书) 周慧珺

  糟粕所至非粹美

  丹青难写是精神

  (行书) 陈佩秋

  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

  (行书) 韩天衡

  吾道一以贯之

  (篆刻) 童衍方

  直节(篆刻)

  徐正濂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草隶) 周志高

  曲院风荷

  (篆刻) 刘一闻

  居敬行简

  (篆刻) 孙慰祖

  兰亭序

  (行书) 李 静

  施肩吾《晓光词》

  (行书) 戴小京

  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草书) 丁申阳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许多朝代经济繁荣的地区往往也是文化兴盛的地方,因而也是当时书法家集中的地方。近一百多年来,上海无疑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前沿,同时也是书法艺术的重镇,多年引领风气,影响全国。近几十年来,书法艺术从复兴到繁荣,上海书法界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9月28日至10月11日,“海派书法进京展”在北京举行,作为2007年进京展之后上海书法家的第二次集体亮相,给我们提供了又一次全面感受当今上海书法界整体实力与创作成果的机会。

  独特的海派文化孕育了海派书风。自清末以来形成的文化氛围,使书法、篆刻在上海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普及程度大大超过其他地区,这是海派书法百年来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在这次海派书法进京展中,年龄超过70岁的老书法家有近20位。这些老书法家都已成名数十载,大都在全国有着广泛的影响,时至今日宝刀未老,依然笔耕不辍,活跃在书坛。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海派书法数十年来的主要审美取向及成就所在,其中承前启后的价值一望可知。如高式熊先生以鲐背之年犹能铁笔耕石,令人钦佩之至;周慧珺、韩天衡、张森、刘小晴诸位先生各有专攻,风格自具,在当代书法篆刻的发展史上都曾占据引人注目的地位,更是当代海派书法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作品中,既体现出海派书法注重传统、根基坚实的特点,又呈现了每位书法家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娴熟技巧与个性追求的结合,成就了他们各自的艺术成就。

  说到上海对全国书坛的影响,最突出的还是在篆刻方面。民国时期,著名的印人几乎都在上海活动,因而形成了极其深厚的社会基础,上海从事篆刻的人数和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当今活跃在上海印坛的名家,不仅承袭了上海篆刻的领先地位,同时以各自的追求和造诣在当代篆刻界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次参展的童衍方、刘一闻、徐正濂、孙慰祖、黄连萍、徐庆华等,加上以书法作品参展的高式熊、韩天衡两位老印人,共同构成了强大的阵容。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当前印坛流行的各种风格类型,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近年来,全国的书法创作热潮持续高涨,新人辈出,风格多样。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像上海这样的传统书法重镇地位自然受到冲击,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扩大队伍、繁荣创作,特别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的新要求。有鉴于此,上海市书协推出了诸多新举措,本次展览即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从这个展览中,已经可以感受到上海书坛新的力量及发展潜力。展览中的一些青年作者近年来频频在全国各类展览中入选和获奖,他们的实践及艺术追求,与当今全国书坛的主流审美取向保持一致,表现出上海新一代书法家的实力,也预示着更加精彩的未来。

  作为当今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活跃的城市之一,上海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对文艺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再加上原有的深厚的书法底蕴,都为上海书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相信通过此次进京展的举办,以及与各地同道的交流,上海书法在不远的将来必能更上层楼!

标签:     市场鉴藏         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