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啸》 李侃 作
茫茫宇宙,浩瀚无垠,唯地球气象万千,生机无限,其故,水之因也。吾以为,地球最合适之称谓应为水球。
古贤云“上善若水”,是言水之德;“海纳百川”是言水之容;兵家云“用兵若水,当无常形”,是言水之变;政客曾云“载舟覆舟,所宜慎甚”是言水之能。然皆各言所用未及本真。
当代科学云:“水者氢二氧一,无色,无味,透明之液体。”避而未究水与生命之关联,亦属舍本求末,其实科学所言之水谓“纯水”,其并非雨、雪、冰雹及江海湖泊河溪之自然水,也非地下之矿泉水,亦非动植物体内之生理水,故纯水非真水也。
水集结于海洋,散布于江河湖泊,飘浮于天际空间,浸渗于山川大地,养育着海陆空包括人类以及所有动植物、微生物等生命,故水者,生命之本,灵性之源。水能睹,当有色,曰大美;水能食,当有味,曰真味;水有声,曰天籁;水有性,曰天道;水有德,乃母仪也。如果人类要唤大地为母亲,那便须唤大海为祖母。
《源远流长》 李侃 作
水常态为液体,遇冷凝结为固体,遇热散之为气体。其潜于地下曰汶,浸渗于土壤曰墒,冷凝于地面曰霜,珠挂于物曰露,笼罩于低空曰雾,漂浮于高空者曰云。
所谓气象者,水象也,天空无云曰晴,云蔽日曰阴,云涌则生风,云厚则生雨,雨遇冷则为雹为雪,云怒而冲撞或有电闪雷鸣。大自然气象万千,非水而何?
嗟乎,人生顺水推舟者,“直挂云帆济沧海”,逆水行舟者便煞费气力。
《平湖秋色》 李侃 作
水之柔,波光鳞鳞,溪流涓涓,细雨绵绵,涟漪若绸,飞瀑似练。观之赏心悦目,怡情养性。
水之怒,可折楫覆舟,排山倒海,毁田淹舍,残灭生灵,概不商量,无情可言。不期,其正酝酿,溶南北极冰雪填海蚀陆,以惩罚欲壑难平的人类破坏地球自然环境,侵害其他物种生存权利之无道,以维天尊。
水之静,可长眠万载不醒。
水之动,千变万化,无穷尽矣。水无足轮,行则借力,借热而升,借势而流,借重力而下沉。水无常,受阻而绕,乘虚而入。水动之无定向,无终极,能随机而变,随遇而安,待时而发。
《极目沧海》 李侃 作
生命源于水,依存于水,人生当敬畏于水,感恩于水,爱戴于水,当应效水之德,思水之性,吾文旨于斯。(本文作者:李侃)
附李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