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民族文化史上一座座丰碑,经典是民族文化之精华。诸如,魏晋书法、唐诗宋词、宋元绘画……。经典主义也就是国粹主义。
经典主义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博大崇高而骄傲。即是在人类文明如此发达的今天,《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生存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道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儒家之“仁人爱物”“和而不同”之博爱和多元共融的协作精神依然放射着真理之光芒。
上下数千年,中国画是在相对独立的中国大文化环境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它有着自己系统完整的体系;以其丰厚深邃的人文内涵,生动而美妙的笔墨风采;写意畅神之飘逸神态,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画由于遭受外来文化之冲击、本土文化之“改良”、文革之劫难、官化骚扰、浮躁世风等种种原因。已逐渐由高雅滑向低俗。尽管形式构成和表现技法千变万化,书画活动铺天盖地,“大师”层出不穷,玩尽了名词和花样,却丢失了笔墨和文化,丢失了真善美。中国画大有逐渐西化的危险。
为此,我们倡导经典主义,旨在返璞归真,正本清源。传承中国画正统文脉,使中国画在传统基础上得以延续与拓展。
我们尊崇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因为它的崇高与伟大。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经典是因为传统并非全然都是黄金,其中也有糟粕,故传承须祛魅存真。传承绝不是泥古不化,目的在于借古开今。
经典主义倡导不受外在潮流之影响,不盲从、不跟风、不媚俗、不崇洋媚外。经典主义坚持中国画以中华人文和哲学为理论根基;坚持以弘扬真善美为艺术之天职;坚持强调人文内涵和诗意精神;坚持笔墨精神,强调骨法用笔、以书入画;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写意精神;坚持“六法”之创作理念;坚持对外来文化采取以中为本、以他为用的选择性吸收态度;坚持强调从事中国画者必须是具备哲思、诗文、书法、造型综合修养的文化人,并拥有高尚的人格情操,有时代和历史的责任感。
世界因丰富多彩而美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5年10月在巴黎举行的第33届大会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性国际公约》,该公约旨在通过弘扬各民族传统和语言来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以崇高的中和精神,以自身的大美和真理充实人类的精神财富。
山高水长先贤尽留灿烂曲籍
海阔天空吾辈当著大块文章
李侃 乙未秋于惠风堂
艺术简介
李侃
1960年生。职业画家,陕西咸阳人,2005年后客居青州。先生文哲诗书画皆通,尤擅山水,故以此为业。先生倡经典主义,以“敬天爱人,吾斯惟真”为艺帜,所作古意山水高古典雅,现代山水壮美华瞻,皆雅俗共赏。先生思想独立,见解卓异,著有《三玄(易、老、庄)集注》《李侃画语录》等,是一位学者型山水画家。
上一篇文章:何家英:时尚和潮流,是肤浅和浮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