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多年的调整和资源分配,过度依赖二级市场的状况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二级市场的板块门类的变化、艺术家的交易记录、成交额等等……都成为整个艺术品行业的风向标。每季大拍过后,对于行情的总结分析似乎只有依靠这些并不十分可靠的数据。
尽管,“一二级市场倒挂”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艺术品行业的问题,恐怕要从一二级市场的关系入手才能得以解决。
一级市场的定价是行业基础
众所周知,画廊的重要作用就是为市场发现好的艺术家。但是在拍卖行迅猛发展的几年中,中国的画廊业已经受到拍卖行的严重挤压。这种挤压不仅表现在业务资源的争夺上——拍卖行从艺术家那里直接获得销售资源——更体现在定价权方面。
与其他行业不同,传统艺术品市场的价格决定权是由“一级代理”机构与艺术家协商,并最终由藏家接受获得的。这个协商价格,或许是根据同类艺术家的大致市场定价,或许是根据艺术家个人意愿。
艺术家作品经过画廊的推广和一级市场经纪人的推销,作品价格就会在市场上形成一种共识。很多学术上和市场上都站得住脚的艺术名家,作品价格往往是经过了多年的市场考验形成的。这个形成过程,画廊的定价作用功不可没。
正是画廊的定价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艺术家。为什么这么说呢?通常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价格要低于市价的一半左右,即便当前税比较高,也能保证画廊基本的生存空间。而这个利润,可以让画廊对艺术家进行持续的推广,提高其知名度,让更多的藏家认识、持有该艺术家的作品。
是什么破坏了行业规则
画廊与艺术家的合作,相当于把最新的作品推广到终端收藏家手里。在赚取差价的同时,画廊在艺术家和藏家之间建立了一种链条关系。在这种链条关系之中,画廊与艺术家商定的价格往往是藏家普遍接受的价格,即相对合理的市场价格。画廊在一系列浓墨重彩的推广——展览、艺博会、甚至上拍之后,作品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的需求度上升而相应提高。
只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这种良性关系的维系,往往靠的是不成文的行业规则——艺术家—画廊—藏家之间的一种默认关系。
破坏这种关系的做式之一,就是艺术家与藏家直接建立联系,藏家以画廊的价格甚至更低的价格直接从艺术家手里拿到作品,导致画廊失去了价格优势,表面上似乎是好事,殊不知却破坏了一级市场的生态链条。其结果就是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在市场上流通的该艺术家作品价格会低于画廊的对外售价,藏家越来越不愿意在画廊购买作品,而画廊为了作品不积压,选择降价出售,或者直接上拍作品。这样却会导致藏家在拍卖行购买的作品,会低于市价——即所谓“捡漏”。如此一来,哪家画廊还会签约推广这样的艺术家?
市场稳定还需画廊发挥作用
艺术家—画廊—藏家之间的链条如果断裂,画廊失去应有的作用,不论其是否能够生存,它所选择的经营方式必然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必然也是不利于艺术家和藏家的。
只可惜,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往往不能说服现实中的从业者。更何况现实情况复杂而多变,特别是在如今的艺术品行业状况下,艺术家、画廊、拍卖行、艺术品商业机构(艺术品基金公司、代理经纪公司等)多种角色各种不同合作方式混杂在一起,让这个市场的链条变得错综复杂难于梳理。
然而,这种恶性循环长期发展下去,作品价格一定难以提升。而多数艺术家不会如此坐以待毙,特别是一些作品销售状况还不错的艺术家,他们往往会选择甩开画廊,与拍卖行直接合作,以维护他们作品价格“稳定增长”。
或许在拍卖行的帮助下,作品价格会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大拍中得以体现,并不断上升。这种上升的势头,应该是根据艺术家和拍卖行对行情的判断所做出的。不幸的是,多数艺术家并没有这样的“经济头脑”。一些不愿意与画廊合作的艺术家,担心价格受人所控,但在自己控制价格的时候,又对市场没有清晰的把握,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这样看来,或许,重点不是拍卖行的无孔不入,而是艺术家与画廊之间关系出了问题。弥补这些,必然需要艺术家和画廊的一起努力。
上一篇文章:私人收藏推动伦敦当代艺术行情
下一篇文章:常见的书画作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