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鸿雁传禅语 ——袁秀:画画要懂一点周易

所属栏目:新闻资讯      作者:     编辑:刘掬丽     时间:2018-10-29 10:24:41     来源:潍报文化

      画国画就是画面要有故事性,复杂的故事用简单的语言表现出来。要想画出格调高的作品,就要多读书,多走路,开阔眼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的感悟还要适当懂一点周易。懂一点阴阳理论,画面的统一离不开阴阳的协调。画面中有虚必定有实,有大黑必定对应着大白等。画面中黑白、虚实、粗细、长短、来去等等,都要有对应。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画面中也到处充满了阴阳。只有懂得了阴阳理论,把画面中的阴阳关系安排好,就很可能是一幅好画。我的感悟,做人简单点好,但画画要复杂化、要“奸诈”,要学会布设陷阱、布置阴阳。比方,路太顺了,就要布设一块石头,线太直了,就要有弯度,线要有断有续,这就是阴阳。——袁秀

▲《清气竹韵》145cm x 240cm

鸿雁传禅语,墨香润心田

——读袁秀花鸟画作品有感

文 / 冯聚成

▲ 《瑞雪游歌》180cm x 98cm

青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以来便有崇尚翰墨,雅好丹青之风,在书画方面可谓人才济济,名家荟翠。尤其是近几年来,青州书画影响全国,美术绘画队伍日益庞大,涌现出一大批功力扎实,讲求学术,极具发展潜力的实力派书画家。中青年画家袁秀便是其中一位,她性格开朗,为人友善,勤奋执着、艺术成就突出。

▲《雁语红高》145cm x 240cm

袁秀出身翰墨世家,其父袁凤文以画雁著称。她自幼雅好丹青,情钟翰墨,传承父艺以鸿雁为主要绘画题材,兼画山水、人物。十几年来笔耕不辍。2011年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院进修学习,曾受教于崔晓东、于光华、李铁生等名家教授。2013年又参加山东省美协花鸟画培训班学习,经过不断的外出学习深造,加之袁秀勤奋钻研,她以扎实的绘画基础,熟练沉稳的笔墨施法,展现出对中国画艺术的领悟。她的画构图简约凝练,笔墨浓淡有变,设色清纯淡雅。雁雀、苇草、山水、藤树等形神兼备,雅俗共赏,并逐渐形成个人的绘画风格。

▲《雁语蕉林》145cm x 240cm

我感动于袁秀对中国画艺术的倾心与执著,也感动于她的坚韧不拔和吃苦精神,在赏读她的作品时,我看到了一个女画家的心境与追求。在她绘画创作的漫长岁月中,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排除工作与家庭琐事缠身,坚持写生于南国桂林,或采风于沂蒙太行,画出湖光山色的岁月苍桑,再现的是对大自然的钟爱之心。

▲《梦境绘云门》240cm x 190cm

艺术是一种心象的表现,观袁秀的作品让我们感到了一种远离尘嚣的空灵和淡雅超逸的境界,让我们欣赏到了墨色本身的流变之美。袁秀不但继承中国传统绘画之意蕴,而且赋予水墨画作品以鲜明的时代精神。他的芦雁画作品艺术特点是淡雅中不失凝重,清新中亦显苍练,画面给人以高远阔大之感。

▲《明通》240cm x 190cm

近些年来,袁秀潜心于写生创作。在她的画室一幅幅作品让人注目,《鸿雁万里送秋去》、《群雁图》、《鸿鸪之志》等等。其中不少作品入选市、省级重要大展。我相信“雨露不滋无根草,风云只化有鳞鱼”,袁秀辛勤耕耘必将换来丰厚的回报。愿她沐浴着翰墨青州的浩荡春风,艺无止境,勇于创新,踏出一条彰显自己艺术特点的成功之路。

(作者系中国美协会员、山东省美协理事、青州市美协主席)

▲《胜境梵音》240cm x 190cm

主要参展及获奖情况

2013年春天花鸟作品在省美协济南创作班获优秀奖。

2013年秋天花鸟作品《鸿程万里图》入选第17届山东省新人新作展。

2013年冬天花鸟作品在省美协青州创作班获优秀奖。

▲《明通》240cm x 190cm

2016年,花鸟作品《清气竹韵》入选翰墨青州·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荣获最高奖,获得入会资格。

2016年,山水作品《明通》在"逐梦·威海卫"2016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得入选资格。

2016年,雪雁《瑞雪游歌》入围“荣宝斋2016·全国中国画双年展”。

2016年,《金秋》入围"翰墨青州”·2016中国农民画作品展。

▲《云门仙境》90cm x 90cm

2017年秋天,四天内接连获得两个国展大奖。

2017年,山水《明通(之二)》入选“重温经典”第三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双年展,并荣获最高奖,获得入会资格。

2017年,山水作品《胜境梵音》入选翰墨青州·2017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荣获最高奖,获得入会资格。

▲《清风寨》68cm x 90cm

2017年,花鸟作品《雁语红高》入选尚艺·2017全国中国画(写意)作品展。

2018.4月花鸟作品《雁语蕉林》入围入蜀方知画意浓——全国美术作品展。

2018年秋天,花鸟作品《瑞雪游歌》入围2018“翰墨神木”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青涧柿子沟》68cm x 90cm

▲《花溪胜景》90cm x 90cm

▲《偶园古韵》90cm x 90cm

▲《九龙屿菩萨山》90cm x 68cm

▲《写生》45cm x 45cm

▲《写生》68cm x 90cm

▲《写生》68cm x 90cm

▲《写生》68cm x 90cm

▲《花卉之一》

▲《花卉之二》

▲《澄怀味象》央美教授崔晓东题词

实习编辑 刘掬丽整编


标签: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