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回归经典 紧随时代——孙勇书法作品赏析

所属栏目:新闻资讯      作者:郭潇     编辑:     时间:2018-09-19 18:09:16     来源:刘掬丽

 孙勇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当时尚在总角之年的我,受了先生的影响,第一次接触到了笔墨纸张,也就此结下了不解的“书缘”。

先生师从名门,是张其凤教授的得意门生,学书十余年,临池不辍。先生从学碑入手,唐楷为基,后又广涉诸体,隶书、行草等都有不俗的造诣。隶书取法《张迁碑》《礼器碑》诸汉碑,格调高古,朴拙大气,行草以二王为宗,气韵通达,饶有情趣。虽习书多年,但先生始终恪守导师张教授“取法乎上”的教诲,潜心于经典,在追逐传统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平时对我们的辅导中,他也时常叮嘱我们,要注重对经典的钻研和对传统的继承,要在自己的作品中看到传统的影子。这样的学书理念使我们十分受用。

先生对经典的回归不仅体现在书道上,对待中国的国学经典亦是如此。学书之余,先生也十分注重自身文化涵养的提升,读《易经》,谈佛道,也希望在自身的创作风格中,融入更多的“阴阳调和”“即心即佛”之类的文化精神,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文化的“品格”。不仅如此,身为中国楹联协会会员的先生还经常自作楹联以书之,可谓文气斐然。而且早年有绘画功底,这使得先生在作品的形式设计方面也独具匠心,这些都足见其在创作之外也有较深的学养。

“三省”是先生的别字,取自《论语》曾子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先生也一直以此来鞭策自己,尤其在学书之法上,不断地揣摩和探索汲古之所得,以经典照见自身。

在回归经典的同时,先生的步伐也紧随时代,坚持“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力求将“古质”和“今妍”进行很好的拟合。先生清醒的认识到书法作为艺术,它的发展是紧扣时代脉搏的,一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形势造就了一定时期的书法特色,所以,我们虽然要“心向古人”但仍需“眼观当下”。长期以来,先生坚持每天通过网络、报刊等渠道,浏览国内书界的艺事动态,甚至将自己特别关注的作品图片或文章收集起来,贴在工作室中,以便随时参考和学习。主张在作品的风格上要大胆创新,形式上需“惨淡经营”,追求新颖,符合“展厅书法”的特定要求。但先生同样认为,从书法在历史上的不断流变中可以窥见,当书法的各大流派和风格争妍斗艳于一时后,往往会“绚烂之极,复归平淡”,所以对于传统经典的挖掘是先生始终的坚持。

孙勇先生于我乃亦师亦友,在同其交往的十年中,先生不论在书法上还是在个人修为上,都是我的榜样,在而立之年能有如此佳绩,实属不易,望先生的书艺能够日益精进,在书法的道路上稳步向前。

学生郭潇作于沪上(郭潇,北京大学哲学硕士)

楷书

行草

行草

                          行草

孙勇艺术简介

当代著名书法家张其凤先生入室弟子,现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第六届代表、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潍坊市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潍坊市奎文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标签:     新闻资讯         郭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