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大道至简 大音希声 ——记书画艺术名家刘玉华

所属栏目:新闻资讯      作者:潍坊晚报青州新闻     编辑:     时间:2017-08-11 15:36:26     来源:本报

14_副本.jpg

          艺术家档案:刘玉华,一九五O年生,山东省淄博临淄区柴家疃人,号拂云轩主,本科文化。1970年入伍,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于军营,被任命为广州军区空军机关某部门主任,授空军上校军衔,正团职,退休后致力于诗歌散文与书画研究、现为大同文化中心顾问、广州新世纪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并受聘担任多家书画机构领导或研究职务。 刘玉华先生善书法绘画。师从夏湘平、张道兴,其隶书直入秦汉,存山野古风,行书力法晋唐,洋溢书卷气。绘画艺术多年来受到齐新民、刘振铎、刘大为、郭绍刚、范炳南等老师的指教熏陶,画作清新淡远力戒俗气……

8.jpg

在军界书画艺术领域,有一位文采横溢、书画创作造诣高深的艺术家。他1970年入伍,2001年从广州空军机关退休,在3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将青春奉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也在部队这所大熔炉里锻炼提升了自己。繁忙的军务之余,他利用空闲时间,痴迷翰墨丹青、诗词文赋。书法师从夏湘平、张道兴,绘画创作师从齐辛民、得到刘大为、张道兴、郭绍刚等名家的指点熏陶。退休后更是勤奋刻苦,努力追求艺术创新。在书画领域推陈出新,继承传统的同时,孜孜以求笔墨创新,书法重意境与内涵,画作笔墨凝练、清新淡雅、意境深远,先后三次在广州、济南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出版个人诗歌、散文集、书法集多部,入选十几种辞书;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广东卫视、山东卫视、广州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空军报》《美术报》等多家媒体重点宣传报道。这位军旅艺术家就是空军上校、词赋作家、著名书画艺术家刘玉华。

 

           大道至简  笔墨创新

纵观刘玉华先生的书画创作,花鸟、人物、山水,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笔墨简洁凝练,画面高雅清新,意境深远。但刘先生尤其钟爱花鸟画,荷花、石榴、梅兰竹菊、草木虫鱼,画常人所见,画常人所画,却赋予新的寓意,善于营造调动人思绪的深远意境,重神气,有灵魂,让读者感受到画家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宁静致远,给人积极向上、一心向善的启迪。

他的画面构图追求奇险,笔墨老辣大胆,线条简洁流畅,生活气息浓厚,给人愉悦感,也给人丰富、悠远的想象力,艺术穿透力直达人心底。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花鸟画创作,人人都画石榴,取其传统的吉庆寓意:榴结百子、多子多孙、笑口常开;雄鸡、稚雏,寓意大吉大利等等,不一而足。刘玉华先生创作的石榴树,即保留了传统的喜庆韵味,又赋予旺盛的生命力、浓厚的现代生活气息:老辣的笔墨表现枝干的曲奇盘折、苍劲有力,似有不屈不挠的无限爆发力;用清淡、简洁的笔墨勾勒几根萌发的新枝,旺盛茁壮,喻示生命力的生生不息,悟透长江后浪推前浪般的社会哲理;点缀的硕大石榴,蹦出束缚的榴籽晶莹剔透,透出愉悦人心灵的艺术魅力,将传统的书画赋予浓厚的现代气息。

谈到绘画艺术创作,刘玉华先生说:艺术创作不师法传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泥古于传统,无法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观,必会淹没在平淡无趣中,无法脱颖而出。高明的画家,笔墨当随时代,思维创新,技法创新,善于营造丰富深远的意境,积极调动人的想象力,提升现代人的审美观,引领艺术发展。画家要富于大善大美之心,道法自然,有入禅的定力,耐住寂寞,以金蝉脱壳般思维,悉心以求艺术真谛,以宁静的心态创作,画大千世界的自然之美,给人宁静、愉悦。书法或画,要让笔墨有神韵,有生命,笔画常如阵云古藤,大气如虹,变化万千,气韵生动,透露出震撼力,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刘玉华先生的书法,功力深厚,其隶书直入秦汉,存山野古风;行书力法晋唐,洋溢书卷气。尤擅汉隶,秉承传统,临帖广泛,深受《石门颂》《礼器碑》《史晨碑》《张迁碑》影响,并注重从自然造化中吸取营养,从文学中借鉴精神,努力推动自家风貌,故书法内涵丰富,线条雄健刚劲,爽利率真,大巧若拙,重如磐石,严谨洒脱,空灵含蓄,古风古韵跃然纸上。

如此,刘玉华先生的艺术创作获得长足的创新、发展。他广州、济南的个人作品展,观者如堵,好评如潮。

           大音希声   公益情浓

刘玉华先生还是一位文采飞扬的作家,公益爱心人士。

他先后出版诗歌散文集《雨花集》《古道佛云》《古墨凝香》,词赋、诗歌、散文,字里行间透露出他浓厚的故乡情结和倡导环境保护的爱心公益情怀。在《古道佛云》中,刘玉华先生用大量的篇幅回忆故乡临淄柴家疃村,用细腻的笔触,或诗歌、或散文、或词赋,家乡的风土人情、清澈透明潺潺流淌的渑河水、三面环水临塘蒲草葳蕤的乡村美景,都跃然纸上。他用真挚的感情歌颂家乡的一草一木、人文故事。故乡人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民风呈现给读者,历历在目,令读者敬佩、向往。文中既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磅礴高远的博大气势;也有小桥流水、莺歌燕舞、纤细柔和、体察入微的心灵倾诉,字字句句中透出他对故乡的拳拳深情。

刘玉华先生的诗词歌赋,文思泉涌,大气、大道。或山野之风,或田园之趣,或书卷意味,或庙堂气象,大多给人以磊落明快,烟云峻宕,浑厚苍茫的感觉。

刘玉华先生还是一位爱心公益人士,从他的文集中透露出他关注环境、关爱自然的拳拳之心。大量的内容涉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深切关注水资源的保护问题,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情不自禁地呈现出来,让人敬佩他的率真人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原部长刘忠德高度评价《古道佛云》说:“努力唤醒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真正觉醒”、“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这是对刘玉华先生公益情怀的最中肯不过的评价了。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祝愿刘玉华先生的艺术之花更加璀璨绽放。(本报特约记者 马汝建)

10_副本.jpg

11_副本.jpg

5_副本.jpg

16_副本.jpg

 

标签:     新闻资讯         潍坊晚报青州新闻